缘起
理性消费主义盛行下,传统地产设计中通过重金打造豪华售楼处的模式日渐式微。作为地产设计中*为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的售楼处如今正在走向两个极端-永久售楼处越做越好临时售楼处越做越快。永久售楼处强调所见即所得,呈现未来生活场景,力求建筑精致,空间宜人,环境优美。临时售楼处,尽可能缩短建造周期和减少投入成本,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甚至采用集装箱拼装。本案是基于当下趋势对临时可拆建售楼处的探索和实践。
▼项目外观
▼设计生成
场所
项目选址在苏州浒墅关地区京杭运河旁的一片平坦的草地上。东侧建筑低矮,是民国建筑改造后的蚕里文创园。西侧直面大运河,视野开阔。南北向均为草地,自然散落几棵树。大运河上的步行双桥,民国的房子,草地,树这些建筑和自然的景观成为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形成特有的场所记忆。
▼项目鸟瞰,位于平坦的草地上
模数
我们取4.2m的方格网作为模数,每个模块单独的面积17.6㎡,可以满足办公管理卫生间等基本空间。四个模块拼合形成8m*8m的大空间作为沙盘展示。洽谈区作为*大的功能空间面积需要9个模块。为了保证每根横纵梁的高度一致,建筑高度也采用了4.2m高。每个平面网格变成了一个个立体的模块。每个模块被拆解成三类构件:结构构件(梁和柱)、 维护构件(门、窗、外墙板)、底板和屋顶。所有的梁柱的交接均采用铆接方式便于拆卸和安装。景观场地和装置的布置延续建筑4.2m*4.2m的模数,与建筑的立面和平面取得统一。
▼单元模块分解轴测图
▼由单元模块组成的建筑
渗透
基地内有一棵树,售楼处采用L形态朝向树打开,与两个样板房体块围合出院落,院与树成为了建筑的视觉中心,整个参观动线围绕着院子展开。洽谈区作为动线的终点面向大运河展开。洽谈区共九个模块,我们朝向河面方向推出一个模块,面向运河形成一个凸出的三面临空的盒子作为茶室。抽离的盒子在洽谈区中心留下一个庭院,洽谈区围绕庭院形成内外被自然包裹的流动空间。模型区与洽谈区之间增加一个庭院从而保证所有的模块都能直面景观,实现内与外的相互渗透。
▼三面临空的盒子与树木
▼树木穿插在模块间
模糊
建筑在空间、光线、透明度之间建立了一种微妙的关系,让人、建筑、活动与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背景。建筑和景观共用一套网格体系,渐变的景观方格作为第三重的空间的过渡,弱化了灰空间和基地之间的联系。模糊了内和外的边界,边界的模糊实现空间的交融。使用者游走在内和外之间,得到不同空间感受。
▼景观和建筑共用一套网格
▼渐变的景观模糊室内外边界
备注:本案例来源于谷德设计,此案例仅供分、参考、浏览,如有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配合你们进行处理,谢谢。